许圉师
许圉师,唐大臣。中国历史时期人物,是唐朝时期的进士,仪凤四年卒,赠幽州都督,陪葬恭陵。安州安陆人(今湖北安陆)人,许绍少子,先世自梁末徙至北周。许圉师进士出身,博学多才。显庆二年,累迁黄门侍郎、同中书门下三品,兼修国史。龙朔中四迁为左相。后贬为相州刺史(今河南临漳县,又一说是贬襄州)。司宪杨德裔因徇私被流放庭州。圉师在相州时,政存宽惠,尝有官吏犯赃事露,圉师不令推究,但赐《清白诗》以激之,犯者愧惧,遂改节为廉士,其宽厚如此。上元中,再迁户部尚书。仪凤四年卒,赠幽州都督,陪葬恭陵,谥曰“简”,并陪葬乾陵。有子许文思。许圉师的孙女许紫烟(一名许萱),是李白的第一个妻子.。

许 圉师,唐大臣. 许绍少子,有器干,博涉艺文,举进士。 显庆二年,累迁 黄门侍郎、 同中书门下三品,兼修 国史。三年,以修实录功 封平恩县男,赐物三百段。四迁, 龙朔中为 左相。俄以子自然因猎 射杀人,隐而不奏,又为 李义府所挤, 左迁 虔州刺史。寻转 相州刺史。政存宽惠,人吏刊石以颂之。尝有官吏犯赃事露,圉师不令推究,但赐清白诗以激之,犯者愧惧,遂改节为廉士,其宽厚如此。上元中,再迁 户部尚书。 仪凤四年卒,赠 幽州都督,陪葬恭陵,谥曰简。其孙女嫁为 李白妻。李白入赘其家十年。

湖北安陆曾自称李白故里,让四川江油、甘肃秦安等地很不服气,几个地方冷嘲热讽,争论不休,一时舆论哗然。之所以会有这个争论,皆是因为李白曾作为倒插门女婿,在这里生活十年。

李白倒插的门,是宰相门;他的第一个妻子,就是唐代宰相许圉师的孙女。

许圉师,安陆人,唐大臣,高宗时宰相。史料载其人有器干,博涉艺文,举进士。显庆二年,累迁黄门侍郎、同中书门下三品,兼修国史。三年,以修实录功封平恩县男,赐物三百段。龙朔(662)中四迁为左相(门下省侍中,正三品,相当于副宰相)。但倒霉的是,上任不久其子许自然在打猎时践踏庄稼,田主恼怒,许自然不是善茬,用响箭射田主。许圉师护犊心切,隐而不奏。田主到司宪台起诉,司宪大夫杨德裔不受理。西台舍人袁公瑜派人向唐高宗上密封奏折告发此事(这个袁公瑜死后墓志为狄仁杰撰书,今藏千唐志斋)。政敌许敬宗也乘机对皇帝奏说:“人臣如此,罪不容诛。”许圉师称横行霸道的是领兵的将军,自己是文官,没有条件横行霸道。唐高宗大怒,说:“你怨恨没有领兵?”免去了许圉师的官职,当年十一月被下狱监禁。次年三月皇上开恩,左迁(贬职)其为虔州刺史,又转任相州刺史。当刺史期间,许圉师政存宽惠,受到百姓欢迎,人吏刊石以颂之。曾经有官吏犯赃事败露,圉师不令推究,但赐清白诗以激之,犯者愧惧,遂改节为廉士,其宽厚如此。上元中,再迁户部尚书。仪凤四年(679)卒,赠幽州都督,陪葬恭陵(注),谥曰简。陪葬帝陵对大臣是一种很高礼遇。

公元727年其孙女许萱经孟浩然介绍,嫁为李白妻。李白入赘其家十年,这就是安陆自称李白故里的因由。

恭陵即今天偃师的太子冢,许圉师的墓在太子冢西南不远处,已成一小荒丘。到恭陵寻幽探古的人一般注意不到。许圉师之所以能够陪葬恭陵,一方面是唐高宗厚爱儿子、抬高儿子规制的原因;另一方面是李弘监国期间,许圉师是其主要帮手之一。

 

许圉师曾有诗《咏牛应制》:“逸足还同骥,奇毛自偶麟。欲知花迹远,云影入天津”。

    许圉师六世孙许浑是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,七五律尤佳,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,更有"许浑千首诗,杜甫一生愁"之语。